2 月 17 日,在第四届电力调度 AI 应用大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工业是用新技术最好的地方”。 #王坚:工业是用新技术最好的地方#
近几年,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 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最热门的应该还是 AI。就像前段时间的 AI 技术代表之一的 ChatGPT 一出现就引爆互联网,全民似乎都在和 ChatGPT 聊天。
不可否认,AI 技术在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就像王坚所介绍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可以想象 AI 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 “下棋”。直到深蓝、AlphaGo 的出现,AI 打败了国际象棋大师,人工智能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再到 Alpha fold 以及 ChatGPT,王坚表示,“人工智能的每次跨越,都围绕着对某一个问题的攻坚,问题定义得好,可以反过来带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但遗憾的是,AI 在互联网范围内应用广泛,但在工业领域落地却异常艰难。一方面,是工业 AI 改造的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接受的误差很小,目前 AI 还没有很好的鲁棒性。
因而在多数人眼里,AI 跟工业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目前的 AI 只能算是 “锦上添花”。
所以王坚有更深远的思考,他表示,“在电力行业、工业领域,我们可以找到比‘下棋’更有高度的问题,引领下一波 AI 浪潮”。
下棋、聊天不过是 AI 在互联网领域的小试牛刀,想要 AI 的发展更上一个层级,就必须在工业领域历练,想让工业领域降本增效,AI 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在多个生产车间,AI 已经开始进入实战。
在一汽红旗的繁荣新能源工厂进行了数实融合、数据驱动,五大车间近 2 万台设备实时在线,多个智能应用落地,光是涂装车间的空调能耗优化,一年就能节省几百万成本。
安徽芜湖的海螺水泥工厂,阿里云工程师对操控生产线额 “大脑” 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水泥生产线每几分钟就能微调一次参数以保持最佳状态,不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产品标准偏差还降低了 43%。
相信随着 AI 在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落地应用,工业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蒸汽机技术到电机技术,再到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都是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
如果 AI 基础趋于成熟,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都将能够见证工业革命 4.0!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