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的反思

我已许久未曾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书与影视了,最近偶然翻看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曾经深隐心中的悲怆又被莫名地唤起。高中时,我曾经看过《拉贝日记》。但那时只是感觉一种极大的愤怒与震惊,想必是更多地出于一种民族主义的愤恨。

如今看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我被迫再次面对着这血淋淋的场景,除却民族的义愤外,似乎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奈以及其它各类我道不出的情感。茫茫宇宙,渺渺众生。生命是多么渺小与微不足道,在强大的杀戮机器面前,人类只有引颈待戮。

历史充满着无穷的血腥与悲哀,以至于所谓的人性在这里变得如此苍白无力。揆诸一幕幕血淋淋的史实,我们也许早已丧失了t探究人性是恶还是善的勇气。

我一直坚信,作家与记者有两类,一类是充当欺骗者。他们欺世盗名,编造着一些无用又失实的文字诳骗着无数无知的读者,甚至蒙蔽着自己的内心。而另一类则是充当着救世主的角色,把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面相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拯救着无数无所依托的灵魂。毫无疑义,张纯如女士显然属于后者。

张纯如女士是用生命照亮人类历史的勇士,她把人类温情脉脉的面纱毫无保留地扯下来,给我们展示了人类丑陋的一面。她告诫我们,人类的丑恶程度,竟然能超乎我们的想像,超越我们的心理极限。

斯人已逝,往者已矣,她的《南京大屠杀》用别人的苦难留给我们无穷的思索:到底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恶”,到底又是什么让这种“恶”得到无尽的扩散与蔓延?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又应该怎样防止这种“恶”?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南京大屠杀的悲剧?

从政治层面上来说,专制主义是“恶”的滋生体,专制主义的存在使人类的兽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因为在专制者的眼里,被屠杀的幼小者,孱弱者,杀死他们理所当然的,因为那些被屠杀者是“非人”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其不成为人。”

我们发现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东方的武则天皇帝,明太祖成祖,雍正乾隆帝,还是西方的君士坦丁大帝,路易十四,谁不是屠宰人的刽子手?从《汉莫拉比法典》到蒙古《大扎撒》到《大清律例》,哪一部专制的法律充满着温情?谁不是轻视着人类?当我们探索着历史的时候,我们大吃一惊地发现专制滋生屠杀,滋生“恶”。谁也不能否认专制的保持必须建立在铁与血的基础上。

专制的“恶”在征服战争中越愈得到强化,而到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统治时期,专制主义的这种“恶”转化为对封建君主的绝对服从与效忠。专制者总是要求他者为自己的利益而献身,把他人推入“非人”的绝境,而把自己高高地摆在神坛,接受别人的顶礼膜拜。“恶”对于专制者来说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

因此,杀戮是征服者的手段,停止杀戮只是统治者为了使自己不遭受杀戮而与被杀戮者进行的一种妥协。而具体分析到日本,我们应该看到,日本的天皇制是专制的产物,在效忠天皇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日本人长期受到精神的扭曲,精神世界变得畸形。武士道的精神浸染着他们的肌体,感染着他们的精神的脓疮。

在精神的世界里,他们早已是一种“非人”的存在。这样一种“非人”的存在物一旦被征服的欲火点燃,那么对整个世界来说,便是一场绝大的灾难。在这些“非人”或者我称之为“精神扭曲的人”眼中,人既已非人,那无论杀戮多少,采取怎样的手段杀戮倒是无足轻重的了。更重要的是,杀戮这些“非人”,他们也不需要受到良心的责罚与道德学说的指责。几乎没有人会活在痛苦的折磨中,相反地,在恣意的杀戮中,他们无一不是得到发泄的快感。

杀戮完以后,他们欢快地鸣叫着,狂呼着自己的胜利,就像他们在进行一场体育竞技那样轻松自在。由此我们会惊讶地发觉,人性与道德是多么苍白无力,尤其是当专制与征服的幽灵缠绕着世界的时候。

夜雨淅淅沥沥,历史凄厉的声音顺藻荇从荒芜的时空荡去,南京大屠杀留下的累累尸骨随莽莽的长江水渐渐远逝,直至淡出我们的视界。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选择相信浪漫主义史学家的观点,一厢情愿地相信人类历史是从野蛮状态开始而以一个完全理性和文明社会告终的一场单一的发展过程。

如果真是这样,人类历史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直到今天,历史纵未应该有一个进入完全理性和文明社会时期,但想必也进入了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与文明的时期了吧?那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是摆脱不了杀戮的阴影呢?就日本来说,日本的大部分民众与右翼一直在“选择性遗忘”中逃避自己的罪恶,他们在铁证如山的历史面前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毫无廉耻地说“所谓的南京大屠杀只是一个谎言”,难道这是对待历史的应有态度吗?

一个不尊重历史,不反思历史,而且带有着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国家,难道我们能期望它给世界带来文明与理性吗?而对于中国来说,记住这段历史绝非是为了记住仇恨。中国有句古话,叫“反求诸己”,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周边虎视眈眈的各国,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决不可掉以轻心,避免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再次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