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容和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小饼干
豆瓣评分8.5,超过30万豆瓣用户给出评价。毋庸置疑,《三体》电视剧版交出了《三体》改编甚至是国产科幻剧的第一份优秀答卷。
这份试卷,显然不那么好答。
剧版《三体》,2016年启动,原本预计开机时间是2019年,后因为疫情,延迟到2020年的六七月开机,直到2023年1月才正式与观众见面。七年磨一剑,尽管早有预期,但周期和投入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期,以至于灵河文化创始人、剧版《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每每被问及感受,都忍不住要先谈感谢。
白一骢直言,“故事的灵魂是原著的,是作者刘慈欣的,剧版这份答卷是大家一起交的”。正是这当中的许许多多人,抱着对中国科幻的期待和热爱,不计成本地投身到创作当中,才能最终让剧集《三体》得以完成。
改编、实景,一条没有“石头”可以摸的河
“人就是这样,轮到自己选择的时候,就会产生‘没准儿,我能做好呢’的心态。”白一骢聊起第一次听到《三体》要影视化的消息时,还在剧组和朋友们调侃,“这不太现实吧”。当时的他没想到,自己会在几年后,成为那个兴奋上头,激动地失去理智,不顾“现实”的人。
灵河文化创始人、剧版《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
回溯《三体》电视剧版的开发,这个故事该怎么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里优先级最高的。关乎书粉与大众向传播的选择,谁也不敢轻易拍板定下,只能琢磨着把所有能行的方案都过一遍。后来的采访里,白一骢和编剧田良良都笑称这是个笨方法。
方法虽笨,却未必不是彼时的最优解。一年多的时间,剧本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碰撞,最终,他们推翻了更有噱头的硬科幻、彼时更容易获得大众层面关注的感情内容、多加一些刑侦悬疑的情节等等二十几个版方案。
又经过了多次的讨论和商量,各方形成了一个最核心的共识——回归原著,于是从最初的二十几个版本中挑选出了回归原著的方案,还原《三体》本身的现实主义气质。最后,在平台方、刘慈欣、版权方及各主创参加的会议上定下这个剧作的最终方向。“杨磊导演来了之后,他的想法和我们想要遵循现实主义做法的想法完全吻合,这也是选择杨磊导演来拍摄的原因之一。”
演员的选择上,更是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年轻流量演员。“确实没有流量型演员能够适配书中的角色,我们的目标就是顺着现实主义的类别寻找更合适的人选”,白一骢坦言,在便宜了一些的基础上,还给几位主演压了价,“感谢大家没有计较这个略显寒酸的片酬。”
众所周知,就2017-2019的国内影视行业状况来说,这个决定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流量导向。换句话,电视剧《三体》选择打一场艰难而朴实的内容战。
目前,《三体》剧集已经收官,站在8.5分的高评价上回望,不难发现,也正是“现实主义”这个核心的共识,成就了电视剧如今的成绩。
2020年夏天,剧组正式开机,此时距离确定下剧本核心方向,已经过去了接近4年。方向定了,剧本定了,但现实主义的核心诉求还带来了尽可能实景拍摄的高难度要求。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方面,粒子对撞、纳米材料、宇宙闪烁……需要严谨的科学依据支持,才能将原作中惊人的想象力传达给大众;另一方面用细节充盈场景和文本现实感的追求,势必会对具体而交叉的时间线、故事线还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重要故事场景“红岸基地”、重头戏“古筝行动”的实景河道,观众真实经历的2007年,270余处置景,从宁波、横店、北京到零下四十度的黑河,道阻且长。
诚如白一骢所说的,《三体》太特殊了。没有前例可以参考,没有完善的产业结构作为支撑,但有无数的高概念设定以及背后独特的哲学思考等待着落地,其难度不言而喻。身在其中的创作者们也只能拔丁抽楔,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进。
项目启动之后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白一骢都很忐忑,“我脑海里经常会冒出‘我们真的在做三体吗?’‘我能做好吗?’的疑问”,这种怀疑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里,几乎贯穿始末。
“说实话,做《三体》我们从来没有信心百倍的时刻”,这种悲观的情绪直到去年后期制作差不多完成,进入内部看片环节之后才有所缓解。来自外部的真实评价涌入,听到了肯定的回应,“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作品还真有可能让大家满意。”
后来,剧作上线播出的日子,《三体》主创群里面每天都会习惯性地追更一些剧情分析博主。“大家都等到这些播出更新分析和评价,看完在群里互相交流一下,才算是结束这一天的工作。”
“能做三体,是我们占了便宜”
“我们时常开玩笑说团队可以分成七年组,六年组,五年组和四年组”,问及团队组成,白一骢如数家珍,总编剧田良良和制片人蔡佳是一开始就进入项目的、美术长期合作的刘勇奇、造型长期合作的陈敏正……他都能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在哪个年次组里。
而总是在豆瓣剧集小组里被调侃“我对杨磊、白一骢的脸比对于和伟、张鲁一的脸都要熟悉了”的杨磊导演,则是在2019年正式确定加入。
那个阶段,要选一个合适的导演确实不容易,“他既要有一定的特效基础,还得有非常好的现实主义手法,得是原著粉,最好还能和我有话直说。
杨磊的名字就这样出现在了名单上。
那时,白一骢和腾讯视频制片人汪悍贤已经为找导演忙活了好一阵子。有人主动请缨,希望能参与哪怕是分组执行也好,也有人拒绝,难度太大,“不敢”。团队甚至还动过是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找三个导演来拍摄的念头,“一个人拍2007年、一个人拍红岸年代还有一个负责动画的部分,但是最后还是希望能保持整体性。”
杨磊当然会接,白一骢语气很坚定,“他最多掂量两天,《三体》的吸引力太大了。这个IP的分量、知名、影响力,如此巨大,能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是我们占了便宜。”就这样,一群原著粉,带着几乎可以称为超圣的回归原著诉求,还原出了《三体》故事的精髓。
最终的成绩当然还离不开科学顾问团队的支持。为了科学性和专业性,剧组找来了30多个科学家办座谈会。有4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在研究和整理剧本里的专业问题,还配备了20多位学者常驻在剧组的微信群里,以便随时解答问题。
说起专业知识的核对与考究,白一骢忍不住调侃时常感觉自己是个文盲,“这些科学家可能平时带的都是博士生,而我们就像小学生,围着叽叽喳喳地问一些非常低级的问题,真是难为他们。”
白一骢和我们解释道,“以职场剧为例,总是有反馈说,医生们不爱看医疗剧,律师不愿意看律政剧,因为漏洞百出。我们不想犯那种科学家们一看就直呼‘不对啊’的错误。”
当时创作团队就给科学顾问的这些老师们提了一些非常无理的要求,如,杨冬在加速器基地上一直在忙碌计算,她在计算什么?又算错了什么?“我们告诉老师们我们要的结果是什么,请他们提供推导过程。”
又比如魏成写写画画的公式们,“我们也不敢胡写,就得找一些数学专家,给我们提供一些计算的推导过程。我们的诉求是,不管是墙上的,玻璃上的,贴在纸上的还是地上的,又或者是衣服上的出现的,只要镜头扫到的地方,尽可能确保出现的公式是对的。”
图片来自剧集截图
大量的专业知识汇集成一本厚厚的科学知识手册,让白一骢直呼体验了一把什么是知识滑过大脑不留一丝痕迹,“我们求证完,那些高难度的知识,又全部都还给老师了。”
从团队选择到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在电视剧《三体》的开发思路里,行业与观众都清晰地看到,中国内容创作者也可以在一个面向世界的IP里,探索出了属于中国语境的科幻影视化解法。且这个解法,在更广义的IP开发中,同样具有启发。
国产科幻大爆发?谨慎乐观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曾评价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三体》原著小说的地位自不必赘述,出版十余年间,《三体》毫无疑问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IP之一。
对于中国影视行业,科幻依然是弱势类型。
受众端,决定要做到最后收官,整个过程中,白一骢心里都很清楚,“这本书就不是非常轻松阅读完的作品,电视剧也一样。”《三体》的原著故事,2006年开始连载,2008年出版,到2015年获得“雨果奖”,也是历经了近十年,才在大范围内得到认可。
这注定了《三体》是个大投入大体量,但短期内还很难做成大众爆款的项目。
“家里的亲戚一开始也会说‘你的片子很好看’,但也就两三天就放弃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准备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也因此,电视剧《三体》,它的目标受众很明确——原著粉。
产业端来看,如今,《三体》影视化剧集的成功,似乎提供了一种没有前例的《三体》改编,甚至是国产科幻题材改编的可行性路径。
几乎同时期,《流浪地球2》大热;不久前,腾讯方面公布了《三体:大史》和《三体2:黑暗森林》的企划;刘慈欣另一部代表作《球状闪电》,也进入了爱奇艺改编剧集项目的清单。观众热切期盼着《流浪地球3》和《三体2》的到来,关于国产科幻未来的讨论空前高涨。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切,目前还都建立在超长的开发周期、长线的投入、不计较短期收益的基础之上。白一骢认为,对于建立产业来说,这算不上是一种良性的模式。“如果是为了钱,没必要来拍《三体》。杨磊导演和陆贝珂导演,2019年年底进入这个项目,花了近四年时间才完成,这么长的周期,他们可以拍三、四个戏,挣四到五份的酬金了。”
对于投资方,还是创作者,这都是一场沉没成本很高的豪赌。
一方面,白一骢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高投资换不来回报怎么办?“为爱发电”很理想很戏剧,却不现实。“要让各方看到,用心的好作品是可以在市场回馈上得到正面回应的,有收益才能更多地鼓励上下游加入”。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科幻没能如同古装剧一样建立一套可以复用的场景或资产,最多也是在流程上有所积累,这也是《三体》结束后我们觉得十分遗憾但无可奈何的一点”。白一骢坦言,行业内做科幻的力量依然很薄弱,尚未形成一个具备规模的产业,“现阶段来说,对于国产科幻产业的畅想,只能说是谨慎的乐观吧。”
无论未来如何,在长远的规划里,「三体宇宙」如何逐步迈向世界,《三体》又拍了几个版本,至少人们回忆起这个2023《三体》这个版本,会记得有一群人,为此付出的热忱和“死磕”的劲头。
附上关于《三体》剧情的20个隐藏细节:
1.汪淼看到倒计时突然刹车的路段,路牌写着“智子路”
2.申玉菲给汪淼对三体游戏网址可以登陆;
3.杨冬葬礼出现了带清华校徽的罗辑;
4.汪淼给小朋友做物理科普和重启实验的镜头交替,借汪淼对小朋友对教导表明自己的立场—“不会因为害怕跌倒而停止向前”;
5.叶文洁在红岸工作,背景音乐《团结就是力量》,当歌词唱到“把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时,叶文洁按下回答三体的按钮;
6.叶文洁给小朋友的画作标题,太阳下的小鸭子:要炸太阳的面壁者,雷迪亚兹;
7.叶文洁打开电视,电视中播放虹猫蓝兔七侠传片段,台词是:我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叶文洁后来给了罗辑关于黑暗森林三大法则的提示;
8.史强给汪淼的备注原本是“汪淼(纳米怂)”,在汪淼决定继续后,就把括号里的内容删了;
9.叶文洁的档案放在后羿射日下面,叶文洁曾利用太阳向三体发射信号;
10.第五集走出圈外的鸡,象征着终于看见真实宇宙的人类;
11.汪淼使用的徕卡相机为旁轴相机,对准人物拍摄,洗出来的照片人物会位于黄金分割线上。
12.配角笔名“川陀的诗人”,“川陀”是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里银河帝国的首都;
13.杨冬导师自杀片段,porgrammer上面的读数,写了Atrial pacing还有ventricular pacing的百分比。pacemaker芯片会记录病人需要仪器介入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代表病人自主心跳越少。VP 99%,意味着病人是pacemaker dependent,在起搏器不介入的情况下,自主心跳基本没有,也就是说,关闭机器,病人就会死亡。剧中的programmer记录各种检查的记录时间都是2006年,符合时代设定。且programmer界面很老,是好几代前的产品;
14.汪淼纳米飞刃的原型,取自清华大学魏飞老师在ACS Nano发表过的文章,用气相沉积技术做了半米长的碳纳米管;
15.杨冬的老师“曼费教授”,原型是上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教授;
16.第二集中特写的门牌号“撇拉胡同4-2”,致敬著名科幻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42是一个著名科幻梗,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17.作战中心的钟馗雕像,对应史强:“邪乎到家必有鬼”;
18.叶文洁和申玉菲在山海关下车,山海关隶属于河北秦皇岛,接他们的SUV车牌照是翼,河北牌照。到了海(海拉尔)市,海拉尔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接汪淼的拖拉机牌照是蒙,内蒙牌照。
19.申玉菲在火车上遭遇暗杀,暗杀的武器可以通过安检。
20.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