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考古大会》致敬中国考古百年求索 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联合摄制的国内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8月21日收官。节目以13期、总时长1118分钟的巨大体量,用探秘空间、专家解读、舞蹈演绎、实景纪录等交织穿插的现代电视表现形式,将中国百余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的心血成果交予公众共享,并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特质、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年轻人。截至目前,节目电视端累计触达观众超6亿人次,新媒体端累计触达观众超97亿人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0亿。
一、前沿科技助力打造考古公开课。《中国考古大会》发挥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优势,以13个遗址为主线索,邀请多名“考古推广人”,体验考古任务,感受“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当舞台灯光亮起,360度灯网与起伏自如的地屏交相辉映,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如中华文明灿若星河,低头俯视“山川河流”似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在这场前所未有的“遗址博览之旅”中,科技元素大大丰富且恰好到处地服务于内容表达。节目为中国百年考古发现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绚丽舞台,在公众和考古之间架设起桥梁。它立足考古工作的特点和大众需求的痛点,主打体验式、场景化、沉浸感,特别是结合VR、AR、AI、8K、裸眼3D等前沿技术复现各大遗址的鲜活风貌,带领观众一次次“穿越时空”去到历史现场,展开可看、可听、可触碰的互动。正因为有这些新技术手段,《中国考古大会》突破棚内节目的时空局限,让每期舞台都变成浓缩遗址前世今生的灵动载体。观众在错落有致的移步换景中,时而“穿越”到万年前的历史情境,时而“瞬移”到千里外的考古现场,视听体验大大延展。如第九期节目中,为还原秦始皇陵,呈现了六大独立的精美场景:有俯瞰秦始皇陵的恢弘视角,有对秦始皇陵格局分布和周边地貌的生动模拟,有等比还原的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还有根据现有资料复现的波澜壮阔的秦始皇陵地宫等。在新技术加持下,众多重大考古成果从学术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了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二、持续内容输出吸引公众注意力。近年来,我国考古进入公认的黄金时期,并呈现出显著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范式。在前沿科技助力下,文物的价值阐释、创意保护及展示利用迈上新台阶,这给公众文化体验带来巨大改变。《中国考古大会》率先将遗址“搬”进演播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踏访”东南西北中。其精心选取的中国百年考古中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明星遗址”,如良渚遗址、贾湖遗址、周口店遗址、殷墟遗址、海昏侯墓、三星堆遗址、曾侯世代墓葬群、城头山遗址、秦始皇帝陵、周原遗址、晋侯墓地、二里头遗址、西汉南越王墓等,作为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浓缩写照,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节目将科技考古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探索的实证精神融于内容创作,将几代考古人辛勤探索的结晶精谨细腻、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考古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将考古成果转化为媒介语言非常不易。这档节目通过考古学家的讲述和空间探秘,让观众如同走入考古发掘现场;通过舞蹈、实验考古和复原模型等,带领观众进入古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持续而又精彩的内容输出,让亿万观众在中国考古学百年的重要遗址中流连忘返,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融合传播成就新媒体时代顶流。《中国考古大会》融媒体端以微博为主阵地,探源“日用而不觉”,望见勤劳与智慧的先民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感受文明如水,生生不息,润物无声。每走进一处重要遗址,节目都能梳理出许多与当下相关的内容,大量制作净切微视频、原创视频,并结合不同平台特性发布。在新媒体截取与短视频传播推动下,更多受众看到了《中国考古大会》舞台直观还原的先民生产生活、审美趣味乃至精神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动人心魄的萌芽状态,感受到先民的创造、创新、创举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今天的我们。另外,该节目新媒体传播十分注重话题词选择,设置的话题词容易引发共鸣、点燃受众情绪,唤醒大家对中华五千年的积极思考。如话题#有一种紫叫中国紫#登上微博热搜榜,因为“中国紫”唤起了受众对于先民智慧和民族美学的惊叹,正是类似“中国紫”这样一批专属于中国的色彩,晕染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和典雅。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观赏体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节目借助融合传播引发热烈讨论,连续13期登上微博综艺影响力榜。随着节目热播,受众呈现年轻化、高知化的明显趋势,这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非常有利。
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中国考古大会》高规格、高站位、高水准,不仅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打造了一场极具敬意、诚意和创意的“百年成果电视展演”,还在陪伴观众了解百年考古重大发现、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发展公众考古、开展考古教育和考古体验产生示范和引领。(唐经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